祝贺!武侯区7人获“省劳动模范”“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图片


5月7日

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

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举行

为表彰先进典型、凝聚奋进力量

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省委、省政府决定

授予539人“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授予261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其中,武侯区7人荣获殊荣

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武侯区(7名)


四川省劳动模范


蒋星燃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超高压运检中心二次检修班班长


饶飞  四川省川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固定资产及后勤管理人员


瞿德锋  成都国营锦江机器厂直升机钣铆工


胡术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四川省先进工作者


何慧(女)  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人事与教师工作科科长


陈元江  中共成都市武侯区委社会工作部研究室主任


王梅(女)  中共成都市武侯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老干部局局长


蒋星燃:13年守护500千伏超高压继电

曾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四川省电力行业技能竞赛继电保护专业个人一等奖,被评为“四川省技术能手”


自2012年以来,蒋星燃始终坚守电力生产一线,从事500千伏超高压继电保护工作。他主持成都首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广都站二次系统出厂调试、验收及全站首检工作;完成大林、玉堤、长梁等成都电网立体双环网500千伏变电站投产验收;完成500千伏广都站全国首套电网侧构网型SVG工程建设,助力四川德宝直流丰期受电能力增加100万千瓦以上,为四川电网注入澎湃动力。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他参与制定团体标准1项、企业标准6项,为行业规范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技术创新领域,他取得发明专利1项,显著推动产品技术竞争力提升。师带徒培养8人,多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他的徒弟王可获得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他领衔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完成《HGIS盆式绝缘子更换装置的研制》《二次电流回路端子红外热成像实时监视终端》等创新成果及转化,累计节创经济效益164万元。


饶飞:日夜坚守只为车辆顺畅通行

曾获2023年“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


饶飞于2013年进入川南公司,长期工作在收费站,时时刻刻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20年省界收费站“改革撤站”时,面对重重困难,他日夜坚守收费站,保障车辆顺畅通行。2024年自贡九鼎大厦发生重大火灾,他带领党员突击队协助灭火,保护公司财产。


他忠于职守,在稽查打逃中查获逃费车辆,助力侦破逃费大案;身处窗口服务,他以优质服务获司乘人员赞誉。异地工作的他以收费站为家,大力提升团队服务水平,所在收费站获评“优质服务模范收费站”。他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代表四川省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获第四名。他重视团队发展,主动承担“传帮带”任务,培养出众多业务骨干。以他名字命名的“饶飞全国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先后产生两项创新成果《高速公路智能报警监测系统》和《收费站站级稽查业务智能优化系统》,在大赛中获奖。


瞿德锋:排除直升机主战机型复杂故障有绝招

曾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国技能大赛全国金奖、四川工匠等荣誉


瞿德锋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获13项专利授权,编写专著及发表论文7篇,总结提炼绝技绝活10项,擅长直升机机体结构损伤修复、复杂钣金手工成形技术,精通直升机多种机型复杂故障排除技能,是航空装备修理系统飞机结构修理专家,享有较高知名度。


作为省级工作室领衔人,他攻克生产瓶颈难题,完成技术攻关70余项,为工厂节约大量资金;其独到的传统钣金手工操作技能,至今无人能够替代;多次赴国外完成重大专项任务,受到好评。开展技能传承,培养出成都工匠5人、成都市技术能手2人、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


胡术:打破国外系统对军民航空管系统的垄断

曾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胡术长期奋战在军民航空管系统研发一线。他的工作涵盖民航、军航、海上空管和低空通航,先后为国外主用系统做两项告警系统的功能补充、为训练和试飞机场做雷达信号引接,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套民航国产主用空管系统,成功研制从本级到区域、分区、机场四级管制体系的国产军航管制系统,并参与国防重大装备中空管系统研制和低空通航服务站建设。


二十多年来,胡术和团队一起打破了国外对军民航空管系统的垄断,也打破了在军队装备领域国外对我国的封锁,对军队新质战斗力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何慧:用创新改革思维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曾获市委、市政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作出突出贡献公务员”“成都大运会先进个人”等荣誉,荣获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级4次、个人三等功2次


何慧具有强烈的教育责任心和工作使命感,她一直用心用情做好校园食品安全、体育艺术、科学教育、教师队伍等工作。


在体育艺术领域,她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推动武侯区“致和尚美”“小诸葛”等艺体活动品牌,牵头组织、策划学校艺术成果展、体育节、科创大赛等工作,多次荣获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区教育局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


她深入钻研教育政策,全力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员额教师改革、“蓉漂”教师招聘等工作,用创新改革的思维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发展。


陈元江:不断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路径

曾获2023年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先进个人


2020年以来,陈元江紧盯基层治理堵点,不断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路径。坚定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推动形成全区社会工作“1+6”制度体系、完善3项工作机制;编制《社治学堂》25期,将新思想送到街道社区;参与撰写3篇案例获全国优秀。他注重以智能技术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以用户思维推动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双向赋能,建成社区主题数据库、数据3074万条反哺基层;打造网格社群通、邻里微心愿等智慧场景,服务居民超37万户,居民自主实施民生微项目1100余个。先后获得软件专利2项、团体标准6项,武侯区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社区治理)。


他持续以务实作风为基层解难题促发展,针对“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走访61个社区,创新社区挂牌、出具证明等办法措施。他持续推动“五维”赋能,玉林北路社区作为基层减负代表接受全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会观摩。针对物业矛盾难题,他积极推进信托制物业,落地96个小区整体实现物业收费率、满意度和投诉率“两升一降”。


王梅: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先行者”


曾获2021年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


王梅始终满怀对党的老干部事业的热忱与情怀,推动武侯区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所负责的工作获评2011年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1个、2019年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1个、2024年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1名,实现老干部系统最高荣誉的“大满贯”,居全省第一。


守正创新,争当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先行者”。在全国率先提出和探索建设“老党员工作室"党建平台,形成“党支部挂帅、工作室赋能”模式,经验做法被写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并在全国推广。


实干为民,勇当推动基层治理的“排头兵”。发挥“银领”作用,推广“党建引领+项目扎根+社区治理”理念,实施“循乐厨余·银龄添绿”等项目266个,惠及群众2万余人,“‘银领’先锋助力城市基层治理”案例获“2020民生示范工程”全国第三名。


用心用情,当老干部老同志身边的“贴心人”。带领团队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按需开展适老化改造、医疗健康服务,细致入微做好“一人一策”“干部荣退”等工作,年均走访慰问老同志210余人次,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深受老同志信任和认可。




记者:杨麒玉 李 明
编辑:杜仲影
审核:刘九平 兰 波

*转载请注明来源:武侯发布

*为保证画面质量请勿裁剪图片

图片


图片

往期推荐


图片



图片

图片

222.28 万人次,28.54 亿元!“五一”假期武侯文旅成绩单亮眼!图片
奋力冲刺“双过半”,努力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牢坚实基础
图片
明年全面完成!这个民生实事项目加快建设



图片